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鸟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清代张聿青运用炙甘草汤的配伍规律研究,分析其灵活化裁仲景方的理论依据与具体用药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运用炙甘草汤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首先从《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推求《伤寒论》渊源;其次旁引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文字与方药,证明其与仲景书有亲缘关系,皆源于古《伊尹汤液经》;又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结合伤寒原序,认为“仲景写成《伤寒论》不过数年之功”,没有“成熟的方书”作为参照是不可能的,说明《伤寒》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而并非依据《内经》理论自造。  相似文献   
64.
总结张士卿教授以虚实为纲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将小儿厌食症分为虚证(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实证(乳食积滞、痰食互结、肝胃不和)和虚实夹杂证(脾虚肝旺、脾虚痰浊),指出虚证应注意运脾和胃、健脾益气养阴,实证应消食化积、化痰、疏肝理气,虚实夹杂证在补脾益气的同时,还应理气化痰。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5.
介绍张良英教授分期论治滑胎经验。张良英教授分两期治疗本病:未孕前以预防为主,采用补肾益气,养血调经,调补冲任,给予自拟助孕Ⅰ号方、助孕Ⅱ号方或扶正固本方。孕后以固冲安胎,对症治疗。胎元未殒,安胎止血为主,用自拟保胎饮;胎元已殒者,以下胎益母为主,采用刮宫术去胎、引产术去胎,中药以生化汤为主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66.
朱德湘 《中医药导报》2006,12(12):15-17,22
文章根据《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中谓中医“不仁”等某些观点,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中药产业及其现代化研究进展、中医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传承的良好的医德医风诸方面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67.
张明波教授对荨麻疹以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为基本治则,取双侧血海和曲池,把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并以得气为要,充分发挥中医针灸特色。  相似文献   
68.
仲景大小汤辨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以大小成对命名方剂者共有六对。其命名的基本条件①凡名同者,其间必有联系;②大汤其药力强,治疗的病情重;小汤其药力弱,治疗的病情轻。理解仲景大小汤的含义,对理解仲景汤方命名规律及临床辨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0.
静脉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不同的栓塞方法闭塞实验动物上矢状窦的不同部位,其目的是观察脑组织的血流量、血氧饱和度、脑组织水含量、脑灌注压、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等参数指标的变化,从病理生理角度探讨静脉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